云南省“十四五”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在昆明召開
9月23日,云南省“十四五”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在昆明召開。云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參加發布。

云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陳百煉向新聞媒體介紹“十三五”以來云南省推進質量強省建設、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取得的成效,認真解讀“十四五”質量發展相關政策措施。

各位領導、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好!
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云南質量工作的關心與支持。
質量發展歷來是經濟發展的一個重大戰略問題,是興國之道、強國之策。在剛剛召開的中國質量(杭州)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致以賀信,指出:“質量是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保障。人類社會發展歷程中,每一次質量領域變革創新都促進了生產技術進步、增進了人民生活品質。”云南省委、省政府歷來重視質量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質量發展決策部署,大力推進實施質量強省戰略,特別是2017年以來,全省聚焦特色農產品、食品藥品、消費品、裝備制造、原材料、建設工程、生活性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旅游業9個重點領域,分領域、分行業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有力促進產品、工程、服務和環境質量顯著提升,為“十四五”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
一是質量水平持續提升。高端產品、高附加值和優質服務供給不斷提高。2020年重要工業產品國家監督抽查合格率達到93.1%,食品安全省級監督抽查合格率98.47%。云南省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達到83.44,全國排位由“十二五”末第24位提升至第17位;省政府質量工作公眾滿意度評價總體得分71.77,五年累計增長近20%,全國公共服務質量監測云南綜合得分首次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位列全國第16位。
二是質量安全保障有力。基本建立了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主要農產品、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和重要工業產品質量監管體系更加健全,質量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智慧工地”“智慧交通”“智慧水利”建設扎實推行,建筑工程質量監督覆蓋率達到100%。“旅游革命”深入開展,“一部手機游云南”建設扎實推進,投訴和售后體系更加健全,旅游秩序全面好轉,旅游購物“30天無理由退貨”成為誠信云南新標志。
三是品牌魅力日益彰顯。自主品牌培育機制更加健全,一批競爭力強的云南特色品牌脫穎而出。全省專利授權量達到9.8萬件、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6萬件、有效注冊商標總量43.5萬件,較“十二五”末分別增長167%、105%、217%。新增中國馳名商標20件、農產品地理標志15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82件、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21個,“三品一標”獲證產品數量達到6257個。累計獲得中國質量獎提名獎4個/次,培育云南省人民政府質量獎及提名獎30個/次,選評“全省質量標桿”16家,2家企業獲評國家工業企業“質量標桿”。認定“云南老字號”112家,其中“中華老字號”26家。7個市(縣)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
四是質量基礎更加夯實。計量、標準、認證認可和檢驗檢測體系逐步健全,質量技術基礎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不斷提升。全省共建立各領域社會公用計量標準1203項,其中氮中磷化氫氣體等3種標準物質屬國內首創。成立省級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24個,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5項、國家標準715項、行業標準999項,現行有效地方標準達到981項,13項標準獲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有機產品認證證書數量1349張,居全國第3位,在建或建成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15個。檢驗檢測機構總數達到1749家,建成國家產品質量檢驗中心8個。
“十四五”時期,是我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努力成為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關鍵時期。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國家有關質量發展政策,持續深入推進質量強省建設、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動全省質量工作水平邁上新臺階,根據《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做好“十四五”省級重大專項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要求,云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牽頭云南省實施品牌和質量強省戰略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嚴格按照《云南省發展規劃條例》有關規定,編制發布了《云南省“十四五”質量發展規劃》,提出圍繞構建萬億級千億級現代產業和打造世界一流“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增進人民群眾質量福祉、增強區域質量競爭優勢為目標,按照聚焦質量強省建設、開展“兩大行動”、推進“三項工程”的“123”工作思路,全鏈條、全要素系統推進質量提升,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檔次,增強企業質量管理水平和核心競爭力,推動產業向中高端邁進,為創造高品質生活、推動實現以綠色為鮮明底色的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質量基礎。
《規劃》明確提出了到2025年,要實現現代化產業的質量支撐更加有力、高品質生活的質量供給更有保障、質量綜合治理效能更為突出、質量技術服務能力顯著增強等4大定性目標,以及產品、工程、服務質量等方面的13個定量目標。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97%,累計新認證登記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數量3000個,重點工業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合格率93%,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84,工程質量抽查符合率90%,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占比100%,服務質量滿意度達到78。定量目標的設定,指標數據詳實,切合云南實際。
圍繞上述發展目標,《規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質量發展“兩大行動”“三項工程”的23項重點任務。其中:開展“兩大行動”,一是開展重點產業質量提升行動,培育支柱產業質量優勢,強化戰略性新興產業質量支撐,提高數字經濟質量水平,加快對外貿易提檔升級;二是開展大眾消費質量提升行動,促進產品供給高端化優質化,促進建筑工程品質化綠色化,促進民生服務多樣化精細化,促進旅游服務特色化智慧化。實施“三項工程”,一是實施質量管理現代化工程,建立新型質量管理體系,增強企業質量創新能力,提升企業品牌競爭能力,塑造企業先進質量文化,加強質量人才隊伍建設;二是實施質量治理效能提升工程,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營造放心消費環境,改進質量監管方式,加強重點領域質量監管,健全質量發展促進機制,構建質量多元共治格局;三是實施質量基礎設施強化工程,加快質量基礎設施體系建設,深化質量基礎設施集成應用,推進質量基礎設施服務平臺建設,加強質量基礎設施國際化合作。
為確保“十四五”時期質量發展各項工作任務順利推進落實,《規劃》明確提出了“三項保障”措施。一是在加強組織領導方面,提出要強化黨對質量強省建設的統籌規劃和組織領導,完善“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合、企業主責、社會參與”的質量工作格局;二是在完善政策措施方面,提出要強化《規劃》落實的剛性約束,制定相應配套政策措施,做好細化分解,認真組織實施;三是在強化考核評估方面,提出要探索建立質量督查工作機制,強化考核結果的反饋運用,將考核結果作為對地方領導班子、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內容,促進各級政府重視質量工作。
下步工作中,我們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質量工作的重要論述,認真履行省實施品牌和質量強省戰略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加強組織協調,細化落實措施,完善考核機制,與各地、各有關部門一道,深入貫徹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質量工作的決策部署,扎實推進《規劃》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取得實效,推動云南實現高質量發展。
衷心希望新聞界的朋友們幫助宣傳好、解讀好我省“十四五”質量發展各項政策措施,共同為建設質量強省、推動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氛圍,讓高質量發展成為社會的共同追求,讓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眾,讓人民群眾有更強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的發布就到這里。謝謝大家!